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余宜臻 记者 陈素萍
3月18日,浙江工业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综合类专场暨宏志助航计划浙工大基地综合类招聘会在屏峰校区顺利举办。
本场招聘会吸引了江西、海南等多个省份以及杭州、宁波、绍兴、金华、湖州、衢州等地共20个县市区的人社部门、4个行业协会和3个产业园区组团来校引才。参会的企业超过1000家,发布岗位需求28000余个。参会企业数量为往年同类型场次的1.5倍,是2025学年迄今为止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校春季校园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学校供图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多家企业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前来求职的毕业生们积极投递简历,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期待与心仪的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同学刚面试完一家供应链公司,手握简历激动地说:“与其坐在寝室里一味感叹就业难,不如亲身来招聘现场感受一下,尤其在我们工大为学生们创造如此丰富便利的招聘环境之后,我觉得找工作也没那么可怕!”
与陈同学一样,不少毕业生通过这场“校门口”的招聘会,快速锁定心仪岗位,部分学生现场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
“这次招聘会的企业质量和数量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沈同学表示,“我投了几家心仪的企业,面试官非常专业,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另一位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张同学则对招聘会的AI服务赞不绝口:“学校提供的‘AI+就业’指导服务非常实用,参会企业很多,但AI快速帮我匹配了合适的企业,并告知我展位号,我去投递后发现,确实比较符合我的简历特点。”

招聘会现场。学校供图
“校友朋辈指导专区的学长学姐非常热心,学校组织了不同行业的学长学姐来坐镇指导,而且都是近两年毕业的,他们提供的职场解析和求职建议,对我的触动很大。”外国语学院的张同学说,“原来我对化工类外贸这个行业有点向往又觉得自己是文科生,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但学姐从她求职和入职的心态、成长、收获结合我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也鼓起勇气去现场找相关企业应聘,收获还不错,明天就要去公司面试了!”
“我和企业党员区开展指导工作的企业代表聊了聊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他居然直接拿着我的简历找他们现场hr同事帮我做了内推,直接就能终面了。”材料学院的陈同学则对这个“意外”有点惊喜。

招聘会现场。学校供图
长期以来,浙江工业大学精准锚定国家战略产业人才需求,重点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举办校园招聘会,将优势学科、优质生源和地方优质产业紧密衔接,着力打造“教育链 - 人才链 - 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和有效衔接,畅通人才输送的“快车道”。
此次招聘会,浙江工业大学邀请了一批深耕前沿领域的企业,如春晚舞蹈机器人的研发公司宇树科技、应用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嘀嘀科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吉利集团和零跑科技参与。整场招聘会中涉及数字经济、绿色工业领域的企业占比超过50%,为毕业生搭建了从“实验室创新”到“产业链攻坚”的实战桥梁。
“不到两小时就收到几十份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应届生求职申请,浙工大这种定向邀约机制极大优化了选才效能!”某智能科技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女士对活动成果连连称赞。她透露,“我们在今日的雇主品牌分行业联盟合作洽谈会上还向学院提出了多项联合攻关课题,这种产学协同创新模式不仅能定向培养产业急需人才,更将加速推动工业智能化关键技术的迭代突破。我hr圈内好多朋友都说,今天都在参加不同学院开展的雇主品牌分行业联盟合作洽谈会。”
“我上午先来参加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高校与人社部门人才发展研讨会’,下午又和我们绍兴67家企业一起参加了招聘会,既感受到了学校在探索校地协同新模式,推动地方需求与高校生源精准对接中的努力,也感受到了浙工大招聘平台在服务企业招聘和学生应聘中的强劲实力。”绍兴人社局俞女士表示。

招聘会现场。学校供图
从前沿科技企业集群到地方特色产业矩阵,从学科优势转化为就业势能,本次春季招聘会以产教融合的精准布局,成功搭建起人才供需双端的高效对接平台。
随着校企联合攻关课题的深度落地,这场涌动青春力量的招聘盛会,正孕育着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输送生力军,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