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熊文婷 胡擎宇 江文驰
4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天门市“聚焦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系列新闻发布会暨媒体调研行活动(第二场)上获悉,石家河遗址博物馆基础工程、消防水池结构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于2025年7月底交付,移交市博物馆进入装修阶段。

石家河遗址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当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石家河镇北,这里农田连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寻常乡间景象中,不时闪现的仿古建筑、考古主题墙绘彰显了与众不同,这里就是石家河遗址所在地。该遗址距今约6000至4000年,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涵盖玉器、陶器、陶塑等,展现了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高度发达与独特艺术成就,尤其是出土的玉凤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石家河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博物馆位于石家河遗址附近,规划用地面积约72.8亩,建设内容包含1栋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及配套道路、绿化等配套工程。

石家河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博物馆高处约有13米,穹顶造型源于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凤。”据天门市国投集团石家河遗址博物馆项目负责人谢盛介绍,遗址博物馆以“长江之光、文明之源”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将“玉凤”形态和核心中央展厅建立联系,使之成为博物馆空间特色。在空间序列上采用放射式+串联式相结合的空间浏览路线,二层的博物馆配置门厅、序厅、展厅、多功能厅、贵宾室、办公空间、文保空间及相应的服务空间;在造型上采用建筑与坡地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将建筑消隐于场地之中,在立面材料选择上,采用陶土色的混凝土挂板,使建筑的气质符合其在地性,与石家河文化相呼应。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