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人形机器人用流畅的动作与观众握手,引起阵阵惊叹。
本届展会以“科技引领 ‘圳’聚创新”为主题,汇聚千余家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呈现基础元器件到高端智能应用的产业链成果,展示智能终端、智慧家庭、人工智能、数字产业、低空经济、电子元器件、特种电子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这些展区、展商、展品不仅体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趋势,也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产业中的优势地位。
黑科技大秀
人形机器人竟能教英语
走进展馆,能看到既有中国电子、联想、联发科技、TCL华星光电等国际巨头的前沿技术秀,也不乏成都三环科技、广东惠伦晶体等“隐形冠军”的细分领域突破。
在1号馆的智能机器人展区,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深圳市海西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董武天介绍,此次带来的“华强北魔改版”人形机器人在宇树人性机器人的基础上,进行了“DIY”软件开发设计,使其更加实用,性价比更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款身高仅有一个手机高度的编程教育陪伴机器人,它可以进行编程教育、舞蹈、英语口语、国学教学等,其灵活性与智能化水平令观众惊叹。

爬行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 本组图片由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智能终端展区同样精彩纷呈。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动态隐私防窥屏,将屏幕防窥技术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车载、工控显示系统及智慧互联等终端产品;博士眼镜携StarV Air2智能眼镜登场,据介绍,这是一款采用光波导显示方案的AI+AR智能眼镜,适用AI助手、翻译、导航等多场景,它搭载仅0.15cc光机,采用林德伯格经典设计,重44g,外观似普通眼镜,兼具科技感与时尚外观。
科技版“华山论剑”
50场高端局激辩“未来”
本届博览会同期举办超50场高端论坛,深度聚焦AI算力、半导体制造、低空经济等核心领域。院士专家与企业领袖围绕智能终端迭代、人工智能伦理、低空经济监管、6G通信标准等产业热点展开深度研讨。
展会期间同步揭晓了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表彰在电子信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企业和产品。获奖项目涵盖集成电路、数据基础、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多个领域。深圳大学“变阈值单比特ADC芯片”、中昊芯英“刹那®高性能TPU人工智能芯片”、联发科技“天玑9400芯片”等10项突破性成果获此殊荣,展现了中国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组委会负责人表示,CITE2025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产业创新的“风向标”与“加速器”。深圳作为创新引擎,将持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中国动能”。
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实习编辑 迟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