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场的都是外贸企业代表,我们很想听听其他同行如何应对当前的关税情况。”
4月15日,在长宁区政府举行的“最虹桥”国际商务圆桌会—外贸企业专场座谈上,来自进出口、装备制造、航空物流、国际货运、外贸服务平台等领域的7家企业代表,分享了当前面对美方单方面发起的关税战所面临的挑战。
外贸企业:危中寻机、以危机促变革
发言中,有企业坦言,由于航空器进口税变化,原先售价千万元级别的一架飞机,现在价格就要达到10亿元级别。
也有企业直言,好的政策不仅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对于企业因关税影响导致的利润下降,希望政府部门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度过关税波动期。
与此同时,企业代表们也开诚布公地介绍了当前各自的应对举措。记者发现,虽然面对关税战,不同细分领域的企业“痛感”各有差异,但危中寻机、以危机促变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主要的应对举措中,拓展多元国别市场,加码欧洲、“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市场,拓展RCEP成员国、中东、日韩、澳洲等新兴市场被多次提及。也有多家企业提到,发展转口贸易、转移加工地、推进外贸转内贸、做强数字化平台等举措,具有实打实的成效。
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就提出,研发型企业一方面可通过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更优惠的财税政策渡过难关,同时也可探索在税率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开拓生产制造业务。
“常年从事外贸,我们深知危中有机,近期面对几乎一天一变的关税情况,公司内部正持续探讨应对方案。”一家老牌外贸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进出口总额中,涉及美方的业务占比达三分之一,虽然一季度出口未受影响,但二季度以来,企业在手订单已达千万美元,如果继续采用FOB(船上交货)的结算方式,客户势必无法承担上涨的关税,因此暂停订单成为当前客户们主要的选择。
好在,近年来这家外贸企业不断加大俄罗斯、澳洲、东南亚市场的订单占比。虽然,由于关税和汇率的波动,企业原有的生产安排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了,部分订单从来料加工变为进料加工,但企业也因此主动寻求保税仓储、运输路径、票据路径和付款路径的创新。
“危机也在‘倒逼’企业找寻新的贸易方式。”该企业负责人说。
除了加征关税,美方还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小额包裹免税措施。这意味着电商行业也将面临巨大变化。如何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契机和增长点,此时显得更加重要。
当天参会的航空物流企业介绍,目前企业正加密欧洲线路,并紧密与国内客户合作,寻求外贸转内贸的契机,确保“每架飞机都能在天上飞”、有货可运。
参会的货代企业表示,“我们已长期布局中东,虽然相较主力市场的业务占比还不算高,但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中东开展基建投资,相应的货代业务正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服务中国企业出海正成为长宁区内不少平台类企业的共识。目前,长宁正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产业集群、航空物流、企业出海、专业服务”四位一体的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
阿里巴巴旗下面向中国中小企业提供通关、退税、外汇、物流、融资等跨境贸易服务的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达通”,两年前就开始布局欧洲、中南美洲、中东、大洋洲等多个市场,拓展当地买家及本土化交易支付,建设物流及售后能力,完善交易履约和平台保障,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订单。
此外,一达通正探索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外贸门槛,帮助客户优化营销、选品等环节,挖掘新兴市场,并借助大模型技术帮助客户跨过语言门槛,提升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议价能力,让企业“轻松地去开拓全球市场”。
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寻找并放大有利因素
企业发言完毕后,长宁区区长刘平以及相关委办局负责人现场回应了企业诉求。刘平表示,面对新的关税政策,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共同寻找并放大有利因素,让危机中的机遇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来源。
区领导同时提到,政府部门可在供应链本地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业务对接平台、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展会、构建外贸转内贸平台等领域,为企业做好服务和引导。长宁区将借助出海总部集聚区建设以及全市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长宁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在涉外法律、涉外金融等领域不断丰富企业的出海功能。
“在关税变化的大背景下,长宁助力企业出海的方向更加明确和坚定。”长宁区商务委负责人现场回应企业时表示,结合“五五购物节”等促消费节点,长宁区将探索联动拼多多、盒马等平台助力企业聚焦外贸优品推广,发挥国内大循环优势,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了区级稳增长专班的服务功能;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了全市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在长宁的运行职能……政策工具箱中的“法宝”养兵千日,用兵正待此时。
最后一点,也是在场企业普遍认同的一点:打铁还需自身硬,但也需要巧劲。企业产品的品牌化转型正在于此。在拼成本、拼价格已经难以获利的当下,树立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和附加值,提升在全球市场的议价权,才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战略转型的长久之计。
原标题:《长宁区外贸企业圆桌会:政府与企业齐力,危中寻机,放大有利因素》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