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尊是哪座山(中国名山-五岳之尊泰山)

2024-09-04 10:19:24


五岳独尊的泰山

巍巍泰山,以通天拔地、雄风益世的气势屹立于齐鲁大地之上,她以“五 岳独尊”的特殊地位名扬海内外,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丰碑赢得人们的赞 扬。人们常用“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成语来表达对东岳泰山的崇敬。

泰山之所以为五岳之尊,首先是山体的雄伟庄重。泰山的基体宽大稳重, 主峰突起,众峰拱卫,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孔子的“登泰山而小 天下”的赞叹,李白“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以及壮甫“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名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泰山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齐鲁之邦就是我国政治、经 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以后又产生了管仲、晏婴、孔丘、孟柯等著名的政 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五岳之中,数泰山离海最近,自古即有“圣人多起 千东方”之说。相传在秦始皇以前,就有 72 君主相继前来泰山封禅祭祀。从 秦始皇开始直至清朝,历代君王每逢太平盛世或新皇登基,都率领文武大臣 浩浩荡荡前来举行封禅大典,祭拜夭地,以求国泰民安。并且在泰山上下建 庙塑神,刻石题字,留下无数名胜古迹。历代名人学士也纷纷前来游历,作 诗记文,满山遍野留下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碑碣题词。这些碑碣、石刻, 有为帝王歌功颂德,有对泰山寓意写景,正草篆隶各体俱全,颜柳欧(阳) 赵应有尽有,使泰山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殿堂。步行登山, 细细观赏,如同追溯着中华历史的渊源,一路秀美风光,又如同欣赏一幅中 国山水画卷,真可谓天下名山,无与伦比。


登泰山始从岱庙起。泰山古称岱山,故泰山主庙称为岱庙。它处在泰山 南麓泰安城内,其中轴线正对泰山主峰。历代君王临登泰山,必先到岱庙祭 把瞻拜,然后启程上山。经过历代扩建,岱庙规模宏伟,整个建筑呈现皇宫 气派,与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并称为我国最大的三大官殿式建筑群。它的主 建筑为天贶殿,黄瓦覆顶,斗拱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一幅“启 跸回銮图”的巨大壁画,传为宋代作品,画面上为“泰山神”从出发狩猎至 满载而归的盛大场面,有 600 多个人物和珍禽异兽、山川树草、亭台楼阁, 气势恢弘,笔法流畅,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 立。五株汉柏相传为汉武帝所植。150 多块石碑中最为古老是 2000 年前的秦 二世诏书石刻,书圣王羲之和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也都有刻石在 此传世。岱庙围以城墙,高 3 丈,周长 3 华里。

登山石级始于岱宗坊,自此至泰山极顶有 6293 级台阶,长约 9 公里。过 玉母池即到红宫门,这是因山崖呈红色并且排列似门而得名。这里有“一天 门”、“孔子登临处”、“天阶”等石坊,故称“坊群”。飞云阁横跨故道, 东联弥勒院,西接元君庙,周围古木交柯,浓荫蔽日。上山过万仙楼,可见 明清石刻 60 余块,不远处有“ 二”两个石刻大字,游人多不解其意,其 实这是取“风月”两字的字心,借“风月无边”之意来赞颂泰山风光,令人 回味无穷。

再往上攀登至斗母宫,是一群较大的建筑群。宫前古槐虬枝拂地,院内 翠竹丛主,旁有三潭叠瀑胜景,由此往东北岔道可通往经石峪。这里有一大 块石坪位于龙泉峰下的谷中,上刻隶书《金刚经》全文,每字大约半米,笔 力刚健,历代尊为“大字鼻祖”,现存大字 1043 个。前来观赏的游人无不惊 叹这一稀世杰作。

从斗母官上行,一路上古柏荫深,景色幽静。登至壶天阁时,只见三面山峦环绕,若壶中观天。阁前一幅对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激励游人继续奋力攀登。壶天阁以上是陡崖险道,过去骑马上山到此只得下马步行,故称回马岭。经过这一段陡坡,不远就是中天门了。

中天门海拔 800 多米。若坐汽车从西路上山,到此会合。中天门地势较 为开阔,建有庙字和宾馆、饭店,并有缆车可以直达南天门。在此北望岱顶, 石级直入云霄,回首俯望群峰,透迤足下。

从中天门到云步桥是一段难得的坦途,人称“快活三里”。过云步桥便 是五松亭。秦始皇登山至此,曾在松树底下避雨,所以封为“五大夫松”。 现有的三株古松是清雍正年间补植。前面的石道为两侧山峰夹峙,满山松树 成林,风起松涛阵阵,云涌则雾气迷漫,景色极佳,所以乾隆在此题刻“岱 宗最佳处”。在此仰望,只见两侧峭壁之间,石磴直通南天门,高达 400 多 米,共计有 1500 多级石磴,这就是著名的泰山“十八盘”。盘道中间有一座 “升仙坊”,南下为“慢十八”,北上为“紧十八”。十八盘是对登山者体 力与意志的考验,越走越陡,抬头前人如在顶上,回首后者正居足下。奋攀 此道,登上南天门,一股战胜困难的喜悦充满胸怀,极目远望,天高地远, 心旷神怡。

南天门建于元代,已有 700 多年历史,是一座红色的楼阁。门年一条“天 街”,有商店、旅馆、饭店,使人分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天街的尽头 是碧霞祠,这组宏大的建筑群,金于宋代。大殿内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 神像,为鎏金铜铸,工艺精美,是国内罕见的珍贵文物。整个建筑都以铜铁 等金属铸件和土木砖石构成,以防山高风雪侵蚀,以致数千年来一直屹立山 巅。

碧霞祠东北的大观峰上绝壁如削,崖壁上布满历代石刻,洋洋大观。其 中有唐玄宗李隆基手书的《记泰山铭》996 个大字,加上题额四字,共千字, 全部贴金,显得富丽堂皇。过大观峰就是泰山极顶玉皇顶,顶上建有玉皇宫, 宫内的极顶石,高 1524 米,是泰山最高处。附近的名胜古迹遍布,有月观峰、 日观峰、拱北石、瞻鲁石、仙人桥、丈人峰等。有一座无字碑,为汉武帝所 立。汉武帝登临此处,发出“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 惑矣”的赞叹。据说立无字碑,是因为汉武帝无法用词语来歌颂泰山的伟大, 又说他认为自己的功德无量,非文字所能表述。

在泰山极顶,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尤其是“旭日东升”最为动人。每日凌晨,总有不少游人遥望东方,一睹日出云海的壮丽景象。在天气晴朗之时,远望黄河宛如一条金色绸带,飘舞在绿色的大地上。在泰山的西路沿途,还有长寿桥、黑龙潭、扇子崖等胜境。这一带山峦 峻险,有飞瀑流泉,林木苍翠。黑龙潭位于百丈崖下,有飞瀑直泻潭中,声 闻数里,颇为壮观。崖上长寿桥长 23 米,如长虹横跨。过长寿桥 3 公里便是 扇子崖,这里险峰兀立,状如折扇,崖下是西汉赤眉军的天胜寨遗址。

泰山的北坡怪石嶙峋,峰奇岩峻,洞穴深邃,清泉寒冽,松柏苍翠,沟 壑纵横,称为后石坞,以其天成的野趣,令人流连忘返。泰山西北山麓有一 灵岩寺古刹,为“天下四大古刹”之一,其中文物众多。寺内有 40 尊宋代彩 色泥塑罗汉像,塑工精细,造型逼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塑”。寺外的墓

塔林共有 167 座墓塔,多为金代和元代所建,造型古朴别致,为国内所少见。 所以古人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之说。

泰山融高大雄伟的自然景观与光辉灿烂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成为中国人 民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她还博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1987 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