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的典故是什么(与“讳疾忌医”有关的知识点)

2024-09-04 10:34:32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说到齐桓公,只要是识字儿的,不知道的人不多,最起码能知道有这么个人,或是因为历史,或是因为“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某种程度上跟汪伦一样,如果没有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的人谁能知道还有汪伦这么个人。

现学现卖,说几个与齐桓公有关的知识点:

其一,齐桓公不是他的名字,“桓公”是他死后的谥号,全称“孝武桓公”。“桓”字在谥号中有“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等含义,是对齐桓公一生功绩的一种评价。他的本名为姜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其二,“讳疾忌医”这一成语出自齐桓公讳疾忌医的典故。据《史记》等记载,扁鹊曾先后四次面见齐桓公田午,在其疾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四次,但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发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便转身而退,不久田午就病发去世。

其三,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