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认为,孔雀开屏是与你赛美。网络上许多视频,总拿小女孩与女人来片面地说孔雀开屏是与人女人媲美。殊不知,孔雀开屏的主要原因是求偶。
不是所有的孔雀都会开屏,孔雀在22个月龄的时候,达到性成熟,从而可以开始繁殖,这个时期孔雀才会开屏。所以,小孔雀也就是少儿孔雀是不会开屏的,就像人类一样。
雄孔雀开屏是一种表现求偶大行为,是一种求偶繁殖行为,雄性孔雀会通过开屏求偶行为吸引雌性孔雀。如频繁开屏和围绕雌孔雀转圈圈,最终通过交配来繁殖。

一般会开屏的孔雀,以雄性孔雀为主。雌性孔雀也会开屏,但是雌性孔雀开屏的时候很少很少。孔雀开屏是一种求偶繁殖行为,雄性孔雀会通过开屏求偶行为吸引雌性孔雀。
雄性孔雀开屏是在的繁殖期才会有的,因种类而异,主要是集中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蓝孔雀的繁殖期一般在3月到6月份,而绿孔雀的繁殖期则在6到12月份。可见,这就是为什么孔雀见了女人会开屏的主要原因。
雄性孔雀求偶成功后,雌孔雀会在繁殖期内产蛋,每次产蛋数量大约在4到8枚之间。孔雀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和产蛋等过程,这些行为有助于孔雀种群的延续。

雄性孔雀通过展开它们华丽的尾屏来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殖腺分泌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人类男性的生殖器勃起也如此。随着繁殖季节的结束,雄性孔雀开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此外,孔雀开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当遇到敌人或受到惊吓时,孔雀会开屏来保护自己。这种行为可能还与环境适应和进化历程有关,那些能够展示最华丽开屏行为的雄性孔雀更容易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力,从而获得繁殖成功的机会。总而言之,孔雀开屏是雄性孔雀为了吸引雌性孔雀的注意力和获得交配机会而展示的一种求偶行为。

孔雀有六种,但是在中国人文艺术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蓝色孔雀与绿色孔雀。
蓝色孔雀与绿色孔雀是有区别的。
一、蓝色孔雀,主要分布于南亚地区,在许多地方可以视为家禽。蓝色孔雀的体型相对绿色孔雀来说比较小一些。蓝色孔雀的脸部基本以白色为主,胸颈部体羽主要为金属蓝色,颈部羽毛呈丝状,光滑连在一起,羽冠呈扇形,每个羽毛又像羽毛球拍一样。
二、绿色孔雀,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绿色孔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非常稀少。绿色孔雀的颈部羽毛呈鳞片状,像一片片的鱼鳞,也像古代战士的铠甲;绿色孔雀的胸脸颊为橘黄、黄色,而颈部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羽冠则像柳叶,羽毛高高耸立,聚在一起。

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一、吉祥幸福:孔雀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征着吉祥如意,辟邪保平安。
二、高贵与美丽:孔雀被称为“百鸟之王”,象征着高贵和美丽。孔雀的美丽和优雅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象征。
三、忠诚与爱情:孔雀象征着忠诚和爱情,孔雀的头部拥有白色,寓意白头偕老,象征着夫妻和睦。

四、权力和地位:孔雀在古代被视为权力的象征,象征官运亨通、前程似锦。孔雀的羽毛和头顶的冠,寓意着升官发财。
五、吉祥富贵:孔雀是富贵的象征,因此,很多人家里的东方、东南方、南方都悬挂孔雀画,因为,这样能够招财引贵、家庭兴旺。
六、文化和艺术:孔雀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孔雀常被用来表现权力,深受权贵喜爱。
中国文化中有许许多多与孔雀名诗名句,《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巅峰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还有许许多多与孔雀有关的文学作品。
唐代李郢的《孔雀》: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明代杨慎的《滇海曲》:
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唐代李贺的《静女春曙曲》:
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
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双商鸾逐烟起。
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其优雅、曼妙惊艳的身姿,令人陶醉,心醉神迷,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抵挡不住这种独特的魅力与优雅。
孔雀是自然界中的艺术家,是人文艺术的重要的内涵重要的象征重要的审美……以其独特的美丽和优雅,以其完美的人文艺术特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强烈地感染着人的心性、感动着人的情性、感化着人的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