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里的月光》大结局免费试读 《文件夹里的月光》最新章节目录

2025-08-30 14:08:06

林砚第一次在茶水间撞见沈亦舟时,他正对着咖啡机皱眉。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

露出的手腕上沾着点蓝黑墨水,像幅没干的速写。“要加两勺糖吗?

”她举着自己的马克杯问。他回头时,阳光正从百叶窗漏进来,在他睫毛上碎成金点。

“谢谢。”他接过糖罐的瞬间,指尖擦过她的手背,像碰了下刚温好的牛奶。

隔壁工位的赵鹏突然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块三明治:“林砚,

你这糖罐是不是跟沈工桌上那只同款?我瞅着花纹一样。”林砚低头搅咖啡,耳尖发烫,

没看见沈亦舟悄悄把自己的糖罐往抽屉里推了推。项目组加班成常态,

沈亦舟总在林砚揉太阳穴时,把泡好的菊花茶推过来,

杯沿沾着片新鲜柠檬——她上周随口说过喜欢酸口。赵鹏抱着泡面桶路过,

故意用筷子敲桶沿:“沈工,你这茶泡得比楼下奶茶店还贴心,要不副业开个茶馆?

”沈亦舟没接话,只是把自己的毛毯往林砚肩上搭了搭。空调风有点凉,

毛毯上有淡淡的雪松味,林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报表,突然觉得数字都甜了半分。转正那天,

林砚收到个匿名快递,里面是本精装的《建筑规范大全》,扉页写着“加油”,

字迹和沈亦舟改方案时的笔锋如出一辙。赵鹏抢过去翻了两页,

突然指着夹在里面的电影票:“嚯,还是情侣座!沈工,这票是不是你买重了?

”沈亦舟正在接电话,闻言手顿了顿,耳尖泛着红:“客户送的,用不上。

”林砚捏着那张边角发皱的票,想起上周自己在茶水间念叨想看这部新上映的纪录片。

秋末去总部汇报,两人被安排在同一间酒店房。林砚抱着枕头往沙发走时,

沈亦舟突然拉住她的手腕:“床够大。”窗外的月光淌进来,在地毯上织出银网,

他的影子和她的影子在墙上悄悄挨在一起,像两株试探着缠绕的藤蔓。汇报结束那天,

沈亦舟在高铁站给她买了杯热可可。“我妈说,天冷要喝甜的。”他把吸管插好递过来,

眼神比蒸汽还暖。林砚咬着吸管笑,没注意他手机屏亮着,

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周末带你去见张局长的女儿,人家在设计院工作,门当户对。

”回公司后,赵鹏发现两人之间多了层说不清的默契。沈亦舟会在林砚被经理批评时,

不动声色地把责任揽过去;林砚会在沈亦舟赶图时,

提前帮他点好加辣的牛肉面——他胃不好,却总说吃辣能提神。“你俩这配合,

不去说相声可惜了。”赵鹏叼着冰棍打趣,突然被沈亦舟丢过来的文件夹砸中脑袋,“哎哎,

动手不动口啊!”林砚看着沈亦舟泛红的耳尖,低头在图纸上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沈亦舟母亲突然来公司,一身香奈儿套装,

打量林砚的眼神像在评估项目风险。“小沈常说你聪明,”她呷了口赵鹏递来的茶,

“但我们家想找个本地的,父母是体制内的,你懂吧?”林砚捏着笔的手紧了紧,

听见自己说:“阿姨,我懂。”那天下午,沈亦舟找她时,她正在收拾文件,

把那本《建筑规范大全》放进纸箱最底层。“林砚,”他声音发哑,“我……”“沈工,

”她抬头时,眼里的光像被风吹灭的烛火,“赵鹏刚才说晚上聚餐,记得去啊。”聚餐时,

赵鹏张罗着喝啤酒,被林砚按住:“沈工胃不好,喝果汁。”沈亦舟握着玻璃杯的手在抖,

橙汁晃出细小的涟漪,像他没说出口的千言万语。赵鹏突然举杯:“为了咱们项目拿金奖,

干杯!”没人注意到林砚把杯沿压得很低,果汁混着眼泪咽进肚里。最后一次加班到深夜,

办公室只剩下他们俩。沈亦舟把整理好的资料递给她,指尖带着凉意:“这些是常用的规范,

你收着。”林砚接过时,发现文件夹里夹着片干了的柠檬,是她之前泡过的。

“以后……”他想说什么,却被林砚打断:“沈工,谢谢你一直照顾我。”她转身时,

脚步放得很轻,像怕踩碎了满地月光。第二天,林砚的工位空了。赵鹏翻着她留下的零食盒,

突然发现底下压着张纸条,是沈亦舟的字迹:“其实电影票没买重,是特意买的。

”窗外的梧桐叶落了满地,赵鹏摸着后脑勺叹气,

把纸条悄悄夹进了公司相册——那页正好是项目庆功时的合影,林砚站在沈亦舟旁边,

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两人中间隔着半个人的距离,却像隔了条跨不过的河。

沈亦舟的桌上从此多了只新的糖罐,花纹和林砚那只完全不同。只是每次冲咖啡时,

他总会愣神很久,直到赵鹏喊他:“沈工,这糖加得够甜了,再放就齁了!”他才回过神,

看着杯里沉底的糖块,像看着那些没说出口的喜欢,在时光里慢慢化掉,

只留下点发涩的余味。林砚走后的第一个周一,沈亦舟的咖啡续到第三杯时,

赵鹏终于忍不住把一碟话梅推过去:“吃点酸的,解解腻。

”那是林砚以前总放在工位上的牌子,酸得人眯眼睛。沈亦舟捏起一颗放进嘴里,

酸涩感瞬间漫过舌尖。他想起林砚吃话梅时会皱鼻子的样子,像只被酸到的小松鼠。

“她上周投了城西那家设计院,”赵鹏挠挠头,“说那边离家近。

”文件柜最底层的箱子还没动,里面装着林砚落下的《建筑规范大全》。

沈亦舟加班时会翻出来看,扉页的“加油”旁边,不知何时多了行极小的字,

是他后来补的:“我也是。”母亲又来电话催相亲,他对着图纸应承着,

视线却落在林砚空着的工位上。那里现在放着盆绿萝,是赵鹏搬来的,说“添点生气”,

可他总觉得,那片角落比以前暗了好多。部门聚餐定在老地方,林砚以前最爱的那家火锅。

赵鹏点单时犹豫半天,最终划掉了鸳鸯锅:“全红汤!少了个人抢清汤锅里的玉米,

咱得把她那份补上。”沈亦舟夹起一块玉米,烫得指尖发麻。以前每次吃火锅,

林砚都会把清汤里煮软的玉米剥给他,说“养胃”。他低头咬了口,甜糯的滋味里,

竟吃出点涩来。“沈工,你手机响了八遍了。”实习生提醒道。他摸出手机,

是母亲发来的照片,相亲对象笑盈盈地站在设计院门口,

背景里有个熟悉的身影——林砚正抱着图纸往里走,侧脸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他突然想起林砚说过,她父亲是开修车行的,母亲在菜市场卖菜,

“家里人总说我能进大公司就不错了,哪敢想别的”。当时他正帮她改图纸,没接话,

现在才明白,有些话她没说出口,却像根细刺,悄悄扎在两人中间。深秋的项目评审会,

沈亦舟作为负责人汇报。讲到材料选型时,他顿了顿——以前这个环节,

林砚总会提前准备好备选方案,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记得清清楚楚。台下有人咳嗽,

他回神继续讲,声音却比平时低了半分。散会后,

赵鹏塞给他个保温桶:“林砚托我带给你的,说你胃不好,让你少喝咖啡。

”里面是温热的小米粥,上面浮着层米油,是她以前总说“养人”的做法。

沈亦舟捏着保温桶的手在抖,粥的温度透过桶壁传过来,烫得人眼眶发酸。

他想起某个加班的清晨,林砚在茶水间给他熬粥,米香混着她发间的洗发水味,

让整个办公室都暖融融的。“她还说,”赵鹏挠挠头,“那本规范大全……你要是不用了,

就还给她,她新单位用得上。”沈亦舟没说话,把保温桶放进抽屉。那里还躺着张电影票根,

是他后来捡回来的,边角被摩挲得发毛。电影早就下映了,他却总在加班时拿出来看,

票面上的情侣座编号,像两个永远凑不到一起的数字。冬至那天,公司发了饺子券。

赵鹏拿着两张晃悠:“沈工,一起去?林砚以前总说这家的鲅鱼馅最鲜。”沈亦舟摇摇头,

看着窗外飘起的雪,突然想起去年冬至,林砚把自己碗里的鲅鱼饺子夹给他,说“你多吃点,

脑子转得快”。他最终还是去了那家店,点了两份鲅鱼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

他对着空着的座位发了会儿呆,然后把其中一盘打包。赵鹏在公司楼下撞见他时,

他正站在公交站牌前,手里拎着饺子。“给谁送呢?”赵鹏打趣道。沈亦舟没说话,

只是望着公交车驶来的方向——那是林砚新单位的方向。公交车停下又开走,他始终没上去。

饺子渐渐凉了,像他揣在兜里的那份喜欢,热过,也烫过,最终还是慢慢凉成了遗憾。

后来有次项目验收,沈亦舟在甲方公司的走廊里碰见了林砚。她穿着新工服,

正和人讨论图纸,侧脸比以前成熟了些,却还是习惯性地在思考时咬着笔杆。

两人目光撞上时,都愣了愣。“沈工。”她先开了口,声音很轻。“林工。”他回得也客气,

像在对一个普通的合作伙伴。擦肩而过的瞬间,沈亦舟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

不是以前用的那款柑橘调,换成了更沉稳的木质香。他突然想起母亲说的“门当户对”,

原来有些东西,真的会在时光里慢慢换掉,包括喜欢一个人的样子。

赵鹏后来在沈亦舟的抽屉里,发现了那盒凉透的饺子,还有张没送出去的便签,

上面写着:“其实我妈那边,我可以再试试。”字迹被洇湿了一小块,像滴没忍住的眼泪。

办公室的绿萝长得越来越旺,几乎爬满了林砚以前的工位。沈亦舟偶尔会帮它浇水,

手指碰到叶片时,总会想起林砚以前擦绿植叶子的样子,说“这样才能反射阳光,

让办公室更亮”。只是那片角落,好像再也没亮起来过。就像有些喜欢,只能藏在文件夹里,

被规范和图纸盖着,慢慢泛黄,最终成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关于月光和饺子的秘密。

第二年春天,部门新来了个实习生,眉眼间有点像林砚,

开会时总爱偷偷在笔记本上画小笑脸。沈亦舟审稿时看见,笔尖顿了顿,

想起林砚以前也爱在图纸边角画简笔画,有时是只猫,有时是朵云。“沈工,

这个节点参数是不是错了?”实习生怯生生地问。他低头指正,声音比平时温和些,

恍惚间竟觉得对面坐着的还是那个总爱脸红的姑娘,会在被夸时挠着头说“是沈工教得好”。

赵鹏抱着篮球路过,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啥呢?中午组队打球去。”沈亦舟合上图纸,

看见实习生正往保温杯里放柠檬片,动作和林砚一模一样。“不去了,”他起身,“有点事。

《文件夹里的月光》大结局免费试读 《文件夹里的月光》最新章节目录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