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碗”装着大民生,为老助餐服务越来越受到群众关注,“吃得饱”“吃得好”逐渐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崆峒区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实惠、优质的餐饮服务,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早晨7点30分,在柳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一楼,早餐已经出摊,有各种馅料的包子,还有稀饭、馒头可供挑选,前来购买的市民和学生们也络绎不绝,参与助餐活动的老人可通过刷卡进行购买,非常方便,进一步体现了养老依托社区的优势。
助餐老人程万安说:“我觉得咱们柳湖养老中心这个早餐丰富,有黄面馍、荞面馍,都适合我们老年人吃,包子味道也很好,午餐和晚餐我吃了都觉得特别满意。”

一顿热乎饭,一份敬老情。在西郊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到早晨8点,长者餐厅就已经热闹起来了,前来就餐的老人们有序就坐,等待早餐开餐。在一阵锅碗瓢盆的欢快协奏曲中,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和香喷喷的饭菜陆续上桌,老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食,通过老年助餐活动让老人们聚在了一起,坐在一张桌子上,彼此交谈,谈论着家庭子女,饭菜是否可口……让小小的餐桌变得热热闹闹,一下子就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让孤寡老人远离孤独感,获得幸福感。
助餐老人白永莲说:“来这里已经有三个多月了,这里的服务人员对我们关照的很好,特别在饮食这方面,在吃喝上。里面的服务人员,做下的这些饭、菜、馍馍都是香甜可口,都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口味,这是我们深有体会的。”
临近中午饭点,在果园路便民市场宽敞明亮的餐厅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家常,画面温馨而和谐。这里的饭菜品类丰富、可口实惠,深受老人们的喜爱。

崆峒区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小珍说:“截至目前,全区现已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餐厅4个,创建老年食堂3家、认定爱心助老餐厅3家,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针对住院困难老年人设置免费爱心助餐点一处。共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各类助餐服务23万余人次,其中,为部分特困民政兜底对象提供免费餐食1.1万余人次,初步解决了我区困难老年人的吃饭贵、吃饭难问题。”
崆峒区“老年助餐”是民生创新之举,也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美好愿景的生动践行。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科技的强大赋能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三方紧密联动,不仅成功破解了养老服务中的“吃饭难”痛点问题,更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充满温暖的“暖心桥”。
未来,崆峒区将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这一优质服务。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助餐+医疗”“助餐+家政”等融合模式,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幸福升级。(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