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清晨,寒气未散,在丰州镇故县村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的30余名队员身着制服正在训练,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和整齐划一的跑步声回荡在春意盎然的山林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气回暖的同时也给防火形势带来严峻考验。
3月31日,沿着蜿蜒公路驱车驶往石北乡,每每经过一个村庄,都能看到防火工作人员在村口严防值守,仔细筛查入山车辆。打火机、香烛等火源被逐一登记暂存,只为守护家乡绿水青山。

“这样的卡口全县共有315个、瞭望哨28个,远程视频监控探头20个,森林防火通道约240公里,我们实行立体网格化巡护,严禁携带火源进山入林,坚决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队长武泽宇说。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和队员已经走遍辖区各林场、林区,森林防灭火情况更是了然于胸。
深入一线、靠前驻防、巡山护林……连日来,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队员们全天候待命,他们穿行于群山之间,随身携带铁锹、铁扫把、风力灭火机等专业设备,开启踏查巡护工作,同时进行隐患排查整治,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按照预案进行处置,调动附近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处理火情。

“携装巡查虽然辛苦,但我们不觉得累,这不仅是履行工作职责,更是‘人防’的最好体现。”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靠前驻防六班班长王晓明告诉记者,近些天,他们每天都要不间断地进山巡查,一天下来,要走十几公里山路。
开机、起飞、巡护……随着一阵嗡鸣声响起,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李晓的操控下,渐渐腾空而起,开始了日常森林火情巡查监测工作。无人机攀升至百米高空,全方位拍摄并实时传送林区影像,可以清晰地捕捉林区各种动态信息,无人机化身“空中哨兵”,为林区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屏障。
“现在是防火紧要期,严禁野外点烧秸秆,近期大风天气居多,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和炉灰处置。”为实现全民防火,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还在各个乡镇发放宣传册,拉起宣传标语,投放巡逻车穿行于村道循环播放防火通告,真正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把群众调动起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此同时,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还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各类应急物资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帐篷、无人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等救援设备一应俱全,数量充足,为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当前正值春耕烧荒时节,加之清明节临近,我们将做好源头管控,严阵以待,防患未燃,确保今年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取得全胜。”县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大队队长武泽宇坚定地说。从传统的“徒步丈量”,到现在的综合监测,广袤茂密的森林中,“人防”加“技防”双重保险,监控与巡逻紧密配合,定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武乡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