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眼下,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入夏后最强高温过程。未来一周,高温将陆续覆盖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大片区域,且强度加强,部分地区高温天天可见,暑热或贯穿全天。
这两天,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也连续发布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提醒公众要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那么,什么是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它与常规高温预警有哪些不同呢?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高温预警
有区别
高温预警是气象预警
而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反映了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的疾病风险
更加侧重表征高温对健康的影响
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
高风险和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
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
面向公众发布
在7月2日发布的预警中,
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内蒙古、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为黄色预警。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为橙色预警。
其中,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为红色预警。
建议高温健康风险高的地区公众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应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男子中暑
及时向附近消防救援站求助
近日
安徽一男子在驾驶三轮车行驶时
突感不适
直接来到了附近消防救援站进行求助
该男子进入消防救援站后立即倒地
表示自己可能中暑了
值班员为男子掀起上衣
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医护人员抵达现场后
初步判断该男子为中暑
并立即将他送往医院
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目前,该男子已康复出院
女子泡澡引发热射病
及时发现很关键
近日
江苏常州的医院
陆续救治了多起热射病患者
71岁的杨女士
因为高温天气下
在家用艾叶泡澡时陷入昏迷
被家人送医后诊断为热射病
72岁的陈女士在高温下
骑着电动车出门突然晕厥
被路人紧急送医后
同样被诊断为热射病
医生提醒
夏季在活动时一定要谨慎
生活中很多场景
都可能会引发这种严重的病症
医生介绍
热射病是因高温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效
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引发的致命性疾病

常见于长时间暴露于
高温高湿环境、剧烈运动
脱水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人群
其发生与外部环境
身体状态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需及时识别和干预
多种表现可判断是否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
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或他人
是否中暑或已经引发热射病了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 崇巍: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暴露30分钟以上,出现头晕、口渴、乏力这些先兆症状,伴随体温升高到38℃以上,皮肤灼热,意识模糊等表现,这就确定是中暑。一旦发现有人中暑,首先要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

中暑症状进一步发展
还可能引发热射病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为体温高于40℃
意识模糊、无汗、抽搐、心率过快等
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
用冷水擦拭、冰敷颈部、腋窝、腹股沟
并补充含盐水分
同时尽快送医
原稿点击>>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升级 热射病识别法需掌握-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