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认识IgE:身体里的“过敏报警器”

2025-08-17 12:08:00

科普园地

春暖花开,有人赏花心旷神怡,有人却喷嚏连连、涕泪横流;享受美食本是乐事,有人却皮肤红肿...

这些恼人的过敏症状背后,藏着一个关键“角色”——

IgE(免疫球蛋白E)

QUESTION

什么是IgE?

ANSWER

IgE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大家族(包括IgG, IgA, IgM, IgD, IgE)中的一员。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仅占免疫球蛋白总量的约0.001%,但在过敏反应和抵抗寄生虫感染中作用关键。

QUESTION

IgE 如何引发过敏?

ANSWER

过敏反应的发生分五步:

第一步-初次接触(致敏阶段):过敏体质者首次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时,免疫系统误判其为 “入侵者”,产生针对该过敏原的特异性 IgE 抗体。

第二步-IgE “安营扎寨”:特异性 IgE 迅速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像 “哨兵” 一样待命。此时人体处于致敏状态,但可能无明显症状。

第三步-再次接触(激发阶段):当同一种过敏原再次入侵,会精准结合到细胞表面的 IgE 上。

第四步-“报警器” 拉响:这种结合如同扣动扳机,激活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化学物质:组胺会导致红肿、瘙痒、流涕;白三烯则会引发支气管收缩、加重炎症。

第五步-过敏症状爆发:这些物质作用于不同部位,引发多种症状:鼻子出现鼻痒、喷嚏(过敏性鼻炎);眼睛出现眼痒、红肿(过敏性结膜炎);皮肤出现瘙痒、红斑(荨麻疹);呼吸道出现喘息(哮喘);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QUESTION

与 IgE 相关的疾病有哪些?

ANSWER

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是多种疾病的核心机制,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部分荨麻疹、食物过敏(如牛奶、花生)、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及昆虫毒液过敏等。

QUESTION

为什么要进行IgE 检测?

ANSWER

血清 IgE 检测通过抽血判断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过敏:

阳性结果(IgE 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致敏状态,结合症状和病史可明确过敏原。

阴性结果说明致敏可能性低,但不能完全排除过敏。

研究显示,新冠确诊 30 天后,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其中哮喘风险上升 125%,过敏性鼻炎上升 23%,且病情越重风险越高,该风险在随访 6 个月内持续存在。

TIPS

重要提示!

ANSWER

  • 致敏≠过敏:检测阳性仅说明身体对过敏原敏感,不一定出现症状,需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 检测需针对性:过敏原种类繁多,医生会根据病史选择检测项目,并非越多越好。

  • 食物过敏诊断的金标准是 “食物激发试验”,但有风险,需在医生监控下进行。

QUESTION

如何应对IgE介导的过敏?

ANSWER

1.避免过敏原:通过检测和观察找到诱因,减少接触是最根本的方法。

2.药物治疗: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喷嚏;鼻用激素能减轻鼻塞;严重过敏需用肾上腺素急救。

3.脱敏治疗:对难以避免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注射或舌下含服,让身体逐渐适应,这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进程的方法。

4.应急准备:严重过敏者需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学会正确使用。

QUESTION

结语

ANSWER

了解 IgE 的作用机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过敏问题。若被过敏困扰,及时就医是关键。

供稿单位: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顾凤英

审核|李云涛

终审|段 婧

邮箱|yn12320@126.com

电话|(0871)12320

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