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4月22日讯“扫一扫二维码,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家住蒲江县朝阳社区的张女士指着楼道口的“码上报”海报感慨道。2025年1月,蒲江县依托“天府市民云·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推出“码上报”智慧应用场景,将居民诉求直通社区、网格与12个职能部门,构建起“居民扫码—智能派单—协同处置—全程追踪”的闭环治理模式。上线百日,蒲江“码上报”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据统计,截至4月10日,平台已接收居民上报数据656条,98%的问题在48小时内办结。环境卫生类问题解决率100%,安全隐患处置时效提升60%。
上线百日:一个二维码背后的社区治理新实践
张女士对记者表示,近日,她发现小区存在电瓶车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随即用手机扫描小区公告栏里的蒲江“码上报”二维码,进行了问题提交。仅3小时后,社区网格员联合物业和电力公司人员就赶到了现场进行整治。为了有效解决飞线充电问题,社区在当月组织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通过“爱邻议事日”活动进行共商共议,最后决定对小区车棚改造加装智能充电桩。

图为朝阳社区处置飞线充电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手机一扫,马上有人管。”张女士的经历,正是蒲江县“码上报”智慧应用场景上线百日的缩影。

图为居民扫码上报事件
四级联动+多方协同,破解基层治理“三难”
据了解,蒲江“码上报”通过整合城管、市场监管、水电气等16类行业力量,穿透式、联动性地解决社区问题,通过智慧力量优化问题处理路径,进行高效提醒和协同,创新性地破解“居民诉求上报难”、“跨部门协同响应难”、“治理效能提升难”三大难题,确保社区问题“不过夜”。
过去,社区问题常面临“反映渠道分散、处理流程冗长”的困境。蒲江“码上报”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9大类民生问题纳入“一码通办”,居民扫码即报、进度可查。平台更设置“超时智能提醒”机制:紧急类问题8小时未处置自动预警,常规类问题24小时督办,确保“问题不过夜”。


图为“码上报”应用页面
“独居老人家的电路老化,社区没有专业力量,怎么办?”微网格员李贞的困惑,在“码上报”上线后迎刃而解。通过平台,社区可一键调度电力、消防、公安等“下沉力量库”中的专业人员。

图为官帽社区联合电力公司下沉人员排查独居老人电路安全隐患
目前,蒲江县全域已整合社区民警、社区律师、城市管理人员、市场监管员、消防安全员、供水、供电、燃气、电信部门、广电、应急服务等16类行业力量700余人,形成“网格排查—社区派单—部门协同”的高效协同链。
“码上报”的突破在于构建起“四级穿透”机制:居民诉求直达网格员、社区管理员、职能部门,形成“数据驱动决策”的新模式。
以朝阳社区为例,平台上线后,各类居民诉求处理周期从平均3天缩短至1.5天,增强社区靠前服务决绝居民诉求质效,居民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蒲江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码上报’让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真正打通了基层毛细血管。”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基层治理迈向智能时代
在蒲江的街头巷尾,“扫码报事”正成为居民的新习惯。从飞线充电到独居老人关怀,从环境整治到应急响应,一个个二维码背后,是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的深刻变革。“码上报”不仅是工具,更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起点。当数字化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一幅“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协同解决”的治理新图景,正在蒲江徐徐展开。
据介绍,蒲江县下一步将依托“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引入AI智能分析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度学习,预判高发问题区域,推动治理从“接诉即办”升级为“未诉先办”。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