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丰台融媒 供图
中国网讯 低调简单的原始厂房怀旧风环境、口感嫩滑爽辣的招牌水煮雄鱼、颇具惬意的围炉煮茶、明厨档口中迸发出的味蕾刺激……位于南三环外成寿寺街道的“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首店在浓浓烟火气和热闹的氛围中早早迎来了第一拨客人,不一会儿店内50张餐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还有十几桌客人在排队等位,开业一个月已然晋升为市民聚餐的网红打卡地和南城美食新地标,其火爆场景正是丰台区“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更新”双轮驱动的生动注脚。
怀旧市井风弥漫烟火气 “松弛感”情绪价值拉满
“我们从这家店开业就来吃,带着家人来了七八次,这里的就餐环境很有年代感,像家一样,菜味道好,吃着也舒心。”家住附近的张阿姨老两口品着热气腾腾的红茶,静待一锅奶白鱼汤上桌。
纸壳招牌、水泥地、原始墙皮、矮木板凳、红色暖瓶、塑料箱货架……在一众餐饮门店以精致装修招揽食客的手段之下,“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反其道而行之,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简朴的怀旧市井风吸睛,引得客人们纷纷拍照记录,将这种浓浓烟火气朋友圈。
“来这儿都是自家人。”这是“宋家庄鱼市”创始人、连锁餐饮品牌杨记兴臭鳜鱼老板杨金祥对这种“怀旧市井风”的朴素解释。近些年来,大排档风格、工业风流行,餐厅在老旧厂房的原址原貌上做了设计创新,矮桌矮凳让大家放下拘谨,给顾客一种放松却不失文化品位的感受。“围炉菜的温度、坐下来的舒适度、三五好友相聚的欢乐能让大家在工作生活压力下得到情绪释放。”杨金祥说道。
记者在现场随机翻看了客人们的点餐记录,发现招牌水煮雄鱼、油泼湖南包菜丝、长沙醋炒蛋、长沙臭豆腐等菜品几乎成为每桌客人的必点美味。“我们‘宋家庄鱼市’主打的是新鲜,鱼是最能代表新鲜的,我们都是现杀现炖,能否让顾客吃上新鲜的食材是考验团队的重要因素。”杨金祥说。
除了松弛有度的就餐氛围和色香味俱全的舌尖体验,亲民的价格也让不少顾客成为“回头客”。“一看装修风格就知道价格不会很贵,很适合我们学生平时来聚餐。”携三位好友来聚餐的吕同学说道。记者了解到,店内菜品从特色小吃到牛杂煲,从围炉湘菜到热卤凉菜,人均80元便能品尝各大招牌鲜品。
杨金祥还对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常规店铺装修需要大约每平方米5000元,而保留老旧厂房风格的装修却每平方米不到1000元,省下来的数十万元便可用于菜品品质的打磨和服务的精细化探索。
撰写城市更新记“引凤来栖”更要“引凤长栖”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殊不知,如此颇具年代感和怀旧属性的餐馆,其前身却是一间废弃十余年的锅炉房。然而,这间锅炉厂房最开始并不是杨金祥的首选,如何利用破败的废弃空间将其“化腐朽为神奇”?能否实现在内卷的竞争环境中达成合作“最大公约数”?企业落地丰台是否能持续扎根纵深生长?成寿寺街道上下齐心协力,让杨金祥心里这块担忧的石头终于落地。
对企业来讲,丰台区政策组合拳打出了“引凤”金字招牌,“在企业运营中有好的政策支持、有贴心的服务指引、有不断优化的城市空间环境会让我们创业更有希望,丰台区就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能放心去试一试。”杨金祥说。记者了解到,执法队队长崔祥虎在了解到他们有这样的开店需求和品牌定位后就积极与他们对接沟通,搭建起街道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据悉,2024年以来,丰台区已成功引进北京首店57家,其中餐饮门店数量占比超过七成,为区域商业注入了丰富多元的业态活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丰台区“营商环境十二条”以政策“及时雨”滋润企业成长沃土,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构建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三侧协同发力的十二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包,构建有效率有温度的政策支持。同时《北京市丰台区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涵盖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城市更新5种项目类型,其中,老旧楼宇和传统商圈升级改建、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老旧厂房更新改造都是丰台区政策支持的重点。成寿寺街道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突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培育商务楼宇,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签订招商引资合作协议,助力企业注册到成寿寺。
此外,丰台区通过服务升级破解“长栖”密码,“从装修到开店以来,街道和崔队长没少为我们费心,大到手续证件的办理,小到日常检查指导,真是服务到我们心里去了。同时低廉的租金和能容纳百余位的超大停车场切实为我们带来了便利。”餐厅运营经理孙永刚向记者说道。面对企业“来了能否留得住”的考题,成寿寺街道也亮出暖心和创新解法。
记者跟随餐厅负责人来到距餐厅50米外的指示牌处,幽默的文字、多彩的涂鸦收获了不少客人的关注。“因为餐厅在狭窄的通道里,并不在路边,客人来可能并不好找,我就想到这种创意,方便大家交通的同时也相当于给餐厅做个小宣传了。”崔祥虎说道。
同时,成寿寺街道还打造了“成寿寺街道企业服务包2.0版”,解决了企业204项诉求。为企业不断搭建交流服务平台,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商业空间推介会”、服贸会、“丰帆行动”高精尖路演、“共建营商生态、共商出海计划”企业沙龙等。街道还按照“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科长、负责人”四级责任制工作机制为辖区66家服务包企业明确专属服务管家,同时开展企业走访,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为企服务。记者还了解到,街道还曾开展“家医签约进企业”活动,邀请成寿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楼宇内企业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及健康巡诊服务,增强楼宇吸引力,“引凤”来后“长栖”于此。
营商生态构建吸引了“多凤”长栖于此,以低效楼宇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我们街道内老旧厂房数量较多,也是落实城市更新的重点,旧厂房的环境也恰好与‘宋家庄鱼市’的品牌风格搭配,所以这里就成了我们推荐的首选。”崔祥虎说。
近年来,丰台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已逐渐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路径,自2023年《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以来,丰台区聚焦城市更新,释放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活力,积极探索可持续、能推广的城市更新“丰台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独具丰台特色的城市更新范例。成寿寺街道也不断利用城市更新、塑强辖区功能,推进于家坟配套综合楼更新改造,针对成寿寺二期B-1、B-2土地闲置问题深入研究,推进新业广场、金泰翔达、住银大厦等楼宇城市更新,通过更新、利用低效空间,补齐街道功能短板,提升区域活力。
记者从成寿寺街道了解到,除餐饮首店外,街道将充分利用现有商务楼宇,推进打造集群效应带动周边产业空间,形成“美食+”“文创+”“购物+”等复合生态。“老旧厂房改造利用是我们辖区在发展产业空间、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盘活老旧厂房,打通产业上下游,形成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成寿寺、落户丰台。”成寿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星星说道。
此次成寿寺街道“引凤来栖”之举激发了辖区消费活力,更进一步践行推动了城市更新,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文:姜欢)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丰台融媒 供图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丰台融媒 供图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丰台融媒 供图

“宋家庄鱼市·围炉湘菜餐厅”作为北京市首店落户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丰台融媒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