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开利:三十年如一日守护“天山纺织”品质

2025-04-28 11:54:00

4月26日,当清晨的阳光洒进车间,朱开利已经开始了例行检查。

今年52岁的朱开利现任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毛纺厂副厂长。1994年刚进厂时,他还是一名对毛纺技术一窍不通的懵懂少年。

“‘天山纺织’在新疆可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朱开利说,作为新疆纺织行业的标杆企业,“天山纺织”承载着几代人的温暖记忆。

初入工厂,面对精密复杂的毛纺设备,朱开利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这门技术。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操作,反复揣摩各环节和机器调控,晚上挑灯研读专业书籍,硬是把晦涩的术语“啃”了下来。凭着这股韧劲,朱开利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精湛的行家里手。

作为车间技术创新带头人,朱开利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他和技术团队日夜泡在生产现场,反复调试原料配比和毛油配方。为拿下某高端客户订单,他们经历数十次失败后,最终检测数据显示纱线品质全面超越客户提出的标准,整个团队相拥而泣。

如今的“天山纺织”已实现华丽转身。“以前进厂满眼都是传统生产线的齿轮、链条,现在数字化智能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质量也更加稳定。”朱开利说,公司成立了“朱开利工匠创新工作室”,不仅成为技术攻关的前沿阵地,更是培养新人的摇篮。

技术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地埋式水箱直观液位控制装置”的发明,不仅畅通了生产堵点,更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对梳毛机设备的数字化技术革新,一年可多纺纱16.2吨……这些技术突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要时尚、要健康、要质量……羊绒行业越来越“卷”。2024年跨年夜,朱开利参加了“春醒年货购物潮”直播活动,尽管初次担任好物推荐官的他紧张得手足无措,连准备好的羊绒“黑科技”都忘了展示,但凭借“天山品牌”的公信力,直播取得亮眼成绩。当晚订单量激增,次日旗舰店客流量增加了30%,单日销售额达59.8万元,较平日增加了20万元。

面对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朱开利深知仅靠品牌历史积淀远远不够。在他的推动下,工作室与西安工程大学合作,研发出绿色环保节能的原位矿化染色技术、低温无磷染色技术,以及功能性亚麻羊绒混纺、吊染羊绒衫等新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电商渠道,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品牌,让传统羊绒产品焕发新活力。“看着身边年轻工人茁壮成长,看着公司在技术创新驱动下蓬勃发展,我心中满是自豪。”朱开利说。(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