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关公是红脸曹操是白脸

2025-04-23 08:02:00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名为《唱脸谱》的京歌,相信你对它的旋律并不陌生。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京剧脸谱里曹操是白脸而关公是红脸?这背后蕴含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思想。

京剧脸谱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基本色调,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暗合《周易》“五行生克”的宇宙运行规律。

红色属火,《尚书·洪范》载“火曰炎上”,象征光明炽烈,对应儒家“礼”的秩序。红色脸谱在京剧中最具正面意义,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多用于英勇刚正的英雄角色。这种关联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崇尚以及历史人物的外貌描写。三国名将关羽因被描述为“面如重枣”,且以忠义著称,成为红脸的代表。其他如《斩经堂》中的吴汉、《战长沙》中的黄忠也使用红脸,彰显其忠诚勇敢的品质。红色在传统色彩观念中与火、血、太阳等意象相关,代表热情、活力和牺牲精神,因此红脸角色往往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行动力。值得注意的是,红色偶尔也用于讽刺性角色,如明代太监刘瑾用红脸暗示其“假忠义”,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黑色属水,水在五行中主“智”,《道德经》言“上善若水”,包拯的黑色既象征司法如“水镜”般清明,又暗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权变智慧。黑色脸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一方面表现性格严肃、铁面无私,如包拯的黑脸体现其清正廉明;另一方面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张飞、李逵的黑脸表现其勇猛直率。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正直、刚毅等品质相联系,《史记》中就有“黝而黑,甚类大侠”的记载。黑色脸谱多用于武将或执法者角色,通过深沉的色彩传达角色的威严感和力量感。此外,黑色也用于表现鬼魂角色或面色黝黑的丑角,如《钟馗嫁妹》中的钟馗。

白色属金,金主“杀伐”,《白虎通》称“金者,禁也”,白色暗示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极端利己主义,背离儒家“义”的准则。白色脸谱在京剧中最具负面含义,表现奸诈多疑、阴险狠毒的性格,多为权臣奸雄所使用。曹操是白脸角色的典型代表,其大白脸配以细长的三角眼和柳叶眉,生动刻画了乱世奸雄的形象。

白色在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虽代表纯洁,但在脸谱艺术中却与“粉白黛黑”的奸臣形象关联,这种象征可能源于历史上对奸臣“面善心狠”的描述。白色脸谱还包括“水白脸”和“油白脸”两种,水白脸表现阴险狡诈(如曹操),油白脸则表现狂傲自负(如马谡)。

尽管白脸在京剧中常与奸诈形象挂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白脸角色都是反派。事实上,在京剧舞台上,白脸角色的性格特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样。例如,在一些以文人墨客为主角的剧目中,白脸就被用来表现书生的儒雅、清秀与文弱。这些角色虽然缺乏武将的勇猛与霸气,但他们的智慧与才情同样令人钦佩。此时的白脸,不仅不代表奸诈,反而成为了一种文雅的象征。

除了脸谱颜色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意蕴,京剧脸谱图案也体现了中国式写意美学,符号背后是古人的宇宙观。如包拯黑脸上的白色月牙图案,传说能“昼断阳、夜断阴”,强化了其司法公正的形象。月牙象征“阴间审判权”,与日间阳世审判构成完整循环,暗合《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月相盈亏对应司法“明察秋毫”与“留有余地”,体现儒家“法理不外乎人情”的弹性。赵匡胤的龙纹脸谱眉心龙纹仅绘半条,暗示“真龙天子”身份,但“半显半隐”契合儒家“君权神授”与“谦抑之道”的平衡。雷震子的雷纹脸谱将闪电纹路简化为几何菱形,符合《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观。雷纹与鸟喙、蓝脸结合,将“雷神”形象纳入“人—妖—神”三界互通的华夏神话体系。

脸谱艺术犹如流动的哲学典籍,在勾描涂抹间演绎着中国智慧:五行生克的宇宙认知、阴阳互补的辩证思维、忠奸分明的伦理判断,共同构建起独特的东方美学体系。

文/本报记者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