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纹样的介绍(中国青铜器源流与纹样初识)

2024-11-11 10:20:42


“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的合金,由纯铜中加入锡或铅而得到。青铜铸造性好、耐磨、化学性质稳定,青铜发明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青铜时代”。

第一节:青铜器发展史

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呈金色,古代又称金或吉金,但因在地下长时间掩埋出土后产生锈蚀变为青绿色,因此称之为“青铜器”。

1.原始社会末期:青铜器已经出现

2.夏朝:开启“青铜时代”

3.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4.秦汉时期:青铜器发展的式微

第二节: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按其用途和功能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兵器、农器等。商周时期,上层贵族为加强巩固礼制地位,将一些祭祀宴饮使用的器物赋予特殊意义,即“藏礼于器”,青铜器逐渐发展为礼器,其用途超越了实用,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类型一:炊食器。

炊器指烹饪、食用食物所用的器物,主要有鼎、鬲(lì)、甗(yǎn)、簋、豆等。

青铜器类型二:酒水器。

青铜礼器中酒器样式丰富多彩,《考工记》载:“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zhi),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青铜器类型三:乐器。

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在祭祀、宴饮、婚嫁、葬丧时,敲击青铜器,悦耳之声即“礼乐”,青铜器逐渐成为王公贵族娱乐之器,主要有钟、镈(bó)铙(náo)等。

青铜器类型四:兵器。

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主要用于作战,同时也有王侯将相所佩戴的高等兵器,不追求实用性,以彰显个人地位为目的,主要有钺(yuè)、剑、矛、戈等

第三节:青铜器装饰纹样

青铜器纹样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至宋代青铜器纹样研究逐渐被重视,饕餮、云雷等名词开始出现。青铜器纹样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而且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铜器纹样一:动物纹样

饕餮纹:饕餮纹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饕餮纹大多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目侧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身躯或兽尾。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意在营造狰狞恐怖的视觉感受,使人望而生畏。

夔(kui)纹:夔纹在青铜器上表现主要形态多扁平化,全是动物侧身形状的刻绘,张口巨首、长身卷尾、头顶一角、身下一足。

龙纹:在青铜器上,龙纹呈现方式有扁平化和立体化两种方式,其中立体化龙纹在商中期出土龙虎纹尊上呈现得已经十分生动,龙角巨嘴,

体态弯曲如蛇,有鳞,与传统观念中龙的形象大致相似。

蟠螭纹:蟠螭纹分标准蟠螭纹、

S形蟠螭纹与G形蟠螭纹三类。

标准蟠螭纹呈现两螭太极式互抱,双兽首居中的图示结构,多以一标准图

案横向或纵向二方连续式排列。

S形蟠螭纹同标准蟠螭纹结构相似,只是螭兽身体呈现S形的弯曲态势,

且排列组合方式更加多变灵活。

G形蟠螭纹是春秋中晚期对前两式的继承发展,呈现太极互抱样式还多有交错缠腰,纹样组合趋向复杂、密集。

凤纹:凤纹主要有三种形式:长花翎冠凤纹、逶迤长冠尾凤纹以及花翎曲尾凤纹。长花翎冠凤纹青铜器现存较少,凤纹均做主纹,左右对称双凤造型,眼部凸起,尖喙,长花翎冠。

蝉纹:蝉纹主要有无足蝉纹、有足蝉纹、和变形蝉纹三类,其中以无足蝉纹为最多,以蝉的形象平面化为心形、箭头形和羊角形等,形象变化多变。

青铜器纹样二:几何纹样

云雷纹:云雷纹基本形态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构成,圆形体态者为“云纹”,方形体态者为“雷纹”,二者合一称为“云雷”,呈现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多作为辅助纹样衬托器物主纹。

垂鳞纹:垂鳞纹为商鳞纹纵向排列形成,在构图方式上主要采用二方连续式构图,有规律的呈条带状排列分布,展现出极强的节奏韵律和秩序美感。

环带纹:环带纹由一个单位的波峰和波谷为基础,以二方连续的形式组成不闭口的连续条纹,主体为宽阔的带状图案上下大幅度弯曲,在波峰与波谷的中间装饰龙纹、鸟纹、雷云纹等线条。

重环纹:重环纹通常采用连续式、重复式、并列式排列方法,环的一段为弧形,另一端为两锐角。其在视觉表现上极度抽象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简练化,规范化,反映了礼制在周代逐渐完善并到达鼎盛的过程。

乳钉纹:乳钉纹是整齐排列的凸起的乳突状圆钉。圆钉可大可小,可圆一点,也可尖一点,往往是由几何图案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具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

青铜器纹样三:植物纹样(略)

青铜器纹样四:人面纹。

人面纹:青铜器上人面纹较少,主要有人面具、人面纹饰、人像造型和构件、人物画像等。从造型艺术风格上看,有的比较原始狰狞,有的比较生动传神,有的富有审美情趣,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青铜器纹样五:三星堆纹样

三星堆纹样:大眼”“阔口”是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典型特征,反映了古蜀人对于眼睛和嘴巴的崇拜。三星堆的纹样比较另类,大多具有象征意义,如鱼纹、鸟纹、花纹等,这些纹样在古蜀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蜀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透雕龙凤纹铜铺: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现藏于河北博物院,出土于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下都王宫王宫大门上的门环,通高达74厘米,是我国目前已出土最大的铜铺首。

铜铺首造型为典型的兽首衔环形,兽首上部正中站立一只凤鸟,凤鸟的两旁各有一条盘龙。其下方,又各有一条盘龙。而铺首的上半部分,又是单独的一个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