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认识的是哪一个诃子?

2025-01-01 08:36:20


什么是诃子?

如果你在唐朝开元年间问一个仕女,大概率会得到一个白眼。

相传诃子为杨玉环发明。《事物纪原》中载:“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遂作诃子饰之。”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按照现存的唐朝绘画,诃子应为无带的胸衣。可能是连在裙子的上半部,拉过胸后在胸下扎带子固定。


不过,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诃子,是一种药物。

诃子的原名为诃黎勒, 为外来语的音译,也被翻译为也译为“诃梨勒” 、 “诃黎” 、 “诃利勒” 等,首次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的方剂“诃黎勒散”。“诃子”这一名字则首次见于五代·李珣的《海药本草》。



诃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是使君子科植物诃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养血、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

唐代·苏颂《新修本草》载:“诃梨勒,味苦,温,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生交、爱州。” “交州”、“爱州” 今为越南的河内、 清化等地。而如今在国内,诃子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庇古、毛淡棉至典那沙冷)等地。



诃子,在藏医里,则被称作“众药之王”!

在藏药学经典著作《晶珠本草》里,诃子被称为“藏药之王”。藏医药学认为,诃子有全部藏药具备的六味、八性、三化味和十七效,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但使用诃子也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分别使用诃子的果尖、外层果肉、中层果肉、果尾、外皮等,并配合相应的药物。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在藏医使用的配方中,绝大多数都使用了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