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华民族历史绵延几千年,涌现了数不清的忠臣良将,他们浑身是胆且腹有良谋,在战火狼烟中铸就了了不起的丰功伟绩,今天就跟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主要从国家贡献、军事造诣和个人魅力三个角度评价。
10、马援
你也许不知道马援,但你一定听说过“马革裹尸”一词。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开国名将,入祀历代帝王庙,老当益壮的典范。以年迈之躯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世称“马伏波”,而伏波将军正是古代对武将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马超也是马援的后人。

马援最著名的功绩就是平定岭南(包括今天的越南北部),此后越南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长达千年
9、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败陈友谅、灭张士诚、将蒙元赶回漠北。仅凭攻入大都,灭亡元朝这一条,就足以跻身古代十大名将之列。

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立下不朽功勋。在功成名就之时,被朱元璋用一只烧鹅赐死。
8、班超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马伏波指的是马援,而班都护指的是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东汉著名军事家。班超不仅擅长雄辩而且浑身是胆,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率36人出使西域,斩杀匈奴使者,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说:“必如班定远,方是满腹皆兵,浑身是胆。赵子龙(赵云)、姜伯约(姜维)不足道也。”
此外,班超对中国疆域贡献极大,他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者,也是“以战养战、以夷制夷”的战略鼻祖,被晚清巨头李鸿章视为偶像。
班都护经营西域三十一年,收服了五十多个西域小国,保证了疆域的完整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永元十二年(100年),71岁的班超病逝,葬于洛阳北邙山。
7、韩信
韩信(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名将,被后世称为“兵仙”,“神帅”,在军事上造诣极高,击败了一代战神项羽。

项羽有“破釜沉舟”,韩信有“背水一战”,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奇才,很难说孰强孰弱,但他在个人魅力上远不如项羽,早年受胯下之辱,后又死于妇人之手,这多少影响了他的历史地位。
6、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王爷是我最佩服的古代将领,20岁参军,32岁当上节度使,一生指挥战斗上百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百战名将”。他率领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是中国历史上治军严整的典范。

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联手以“莫须有”罪名治罪,惨死风波亭。
新中国成立后,金史被并入中华民族史,他与金国的战斗成了“内战”,他的历史地位也从民族英雄变成了抗金名将。为了民族团结,岳王爷只能委屈下了,排榜单第六位。
5、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水战将领。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这与史实严重不符,可以说是被演义污名化最严重的的人物之一。

历史上的周瑜不但“性度恢廓”,而且是“王佐之才”。他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在军事领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4、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字季高,晚清军事家。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

左帅文武兼备,如果没有他,今天的新疆很可能就是外国。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均主张“海防”,意欲放弃新疆。只有以左帅为首的少部分人认为“塞防”重于“海防”,最终力排众议,排除万难收复新疆。

收复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此等丰功伟绩,让人很难忽略他。
3、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明代抗倭名将。他是此榜单中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民族英雄。
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饱受倭乱之苦,直到戚继光的出现。他抗倭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十余年。

此外,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发明和改造了各种武器、火器、战车。中国古代十大兵书里,他一人就写了两部,分别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他编制的12人战斗小队,正是今天“班级战斗单位”的概念。
所以,从军事历史贡献上说,中国古代将领无人可与之匹敌。
2、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末起义军领袖,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将项羽排在第二位,主要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无与伦比。项羽是一位武力极为出众的将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以五万楚军击败四十万秦军。彭城之战坚毅果敢,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全歼刘邦主力,不但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速战速决”的最快记录,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的胜利。

项羽虽然最后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但是他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英雄”的概念。人们不再固执“成王败寇”的观念,而是转为“不以成败论英雄”。
也许你不喜欢项羽,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是英雄。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担任秦军主将30余年,攻城70余座。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基础。
将白起排在第一位,主要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有“超变态"的胜率——100%。白起一生指挥大小战斗70余战,从未品尝过失败的滋味。

白起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围歼战”的军事统帅,也是“野战思想”的鼻祖。他的出现让后人不再沉迷于“攻城拔寨”,也使得“歼敌于野”成为主流战术,这在当时前所未有。

此外,白起的战术思想还强调“敌退我追”的追击思想,与毛主席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处。相比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和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白起的战术思想无疑更具建设性。
所以,无论从战场表现和军事思想贡献上,白起都无愧一代“战神”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