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5.5.19条文解释 本条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营业厅、观众厅,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候机(车、船)厅及医院的门诊大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主要针对礼堂、体育馆、电影院、剧场、学校教学楼、大中型商场等同一时间有大量人员需要疏散的建筑或场所。
那么人员密集场所是怎么划分的呢?小编分享一个表格给大家,帮大家梳理清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2. 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组织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在外墙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
3.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完好有效。
4. 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定期对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照明。
5. 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员工应懂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逃生和自救。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进入人员密集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影剧院、超市等场所后,先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门,牢记箭头指示的疏散方向。
二、不要去只有一个安全出口、营业期间安全门上锁等不正规的人员密集场所,不去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等被阻塞或堆积杂物的场所。
三、进入人员密集场所,不要随意将未熄灭的烟头等带有火种的物品扔在垃圾桶、绿化带或过道上,成为危险源。
四、遇到火灾首先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在人员密集场所遇到火灾时,应根据工作人员引导进行疏散,不要盲目跟风,相互拥挤,以免发生挤压踩踏事故。在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遇到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