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核定基数为什么

2025-01-08 10:06:50

社保核定基数的目的是 确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这一过程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环节,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与社会稳定。具体核定方法如下: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确定。

上下限规定

社保缴费基数有上限和下限之分。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下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为缴费基数。

实际工资与核定基数的差异

缴费基数与职工每月实际发放的工资不一定相同,因为工资可能会因加班费、各类补贴、出勤情况等因素有所波动。社保核定基数是根据职工上年度实际应发工资的月均值来计算。

核定的方式

社保核定通常由单位向社保部门申报,社保部门根据单位申报的工资总额来确定缴费基数。这种方式在维权时可能会进行重新核定。

通过以上步骤和规定,社保核定基数能够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公平缴纳,同时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并维持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