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是河北省大名县传统名吃。创业人郭致忠,大名县西大韩道村人。
郭致忠曾在北京(原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了。

2.饸饹面
邯郸大名饸饹面起源于明代,由清真寺传出。古时也称“河漏”“河落”等。回族开斋节时,清真寺内做饸饹以招待穆斯林信徒们,味道鲜美醇厚。它是用荞麦面通过专用的木制饸饹床挤压而成的一种细长圆条形面食,随吃随压,直接由轧面床压入开水锅内,熟后捞入碗中,浇上羊肉卤,风味独特,久负盛名。大名南关饸饹取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压出的饸饹筋细、柔软,用筷子可夹起整碗饸饹,属回族名吃。

3.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是河北省大名县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吃。五百居香肠创业于1821年。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醇厚,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 味悠长,独具一格。而且经久耐放,就是炎夏酷暑也不腐不蛀。五百居香肠制作讲究,选料严格精细,用六成 瘦的蝉肉,去骨去皮,肠衣不腐烂。

4.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原名珍积成烧鸡,是河北省邯郸市的传统名菜,中华老字号之一,属于冀菜系。此菜被载入国家级史册《辞海》“八大地方风味美食”大名“二五八”之首,邯郸十大名小吃。是大名县传统的名贵食品,长期以来远近闻名,享有盛誉。

5.焦烧饼
这种烧饼分为糖烧饼和五香烧饼,具有焦脆酥甜的特点,味道纯正。制作焦烧饼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芝麻、植物油、花椒、茴香、盐和糖等,传统的制作方法多为吊炉烘烤,现在则多为使用烤炉烘制。焦烧饼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片、煎鸡蛋、火腿等食材,增加了风味的多样性。此外,焦烧饼还可以通过烩制的方式食用,分为肉烩和素烩两种,这种吃法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更佳。总的来说,邯郸大名焦烧饼是集美味与营养于一身的传统小吃,值得一试。


6.麦仁馓
麦仁馓以大麦仁熬成的粥为底,上面覆盖着炒熟的牛肉粒,食材搭配独特,营养丰富。麦仁的凉性中和了羊肉的热性,使得这道美食既滋补又不上火,口感香醇而不腻。麦仁馓作为邯郸大名的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喜爱,是早餐的标配之一,也是外地游客来大名必尝的美食之一。
此外,麦仁馓还常常搭配一张肉的或菜的馅饼一起食用,饱腹感极强,是当地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赵嫂米线
赵嫂米线以其独特的口味著称,米线上的卤是鸡肉,还会盛一勺油,使得米线保持烫热,且味道浓郁。尽管有顾客反馈自己煮的比店里煮的好吃,但总体上,赵嫂米线的味道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尤其是其鸡肉卤和香浓的汤底。除了经典的米线,赵嫂米线还提供各种特色产品,如辣子鸡米线,将辣子鸡与米线完美结合,带来鲜香辣味的美食体验。此外,还有三鲜米线,以清汤和新鲜的食材为特点,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顾客。这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

8.气布袋
气布袋是一种特有的油炸早餐小吃,口感外焦里嫩,油香与蛋香融合,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其名称多样,如炸布袋、布袋馍、起布袋、鸡蛋馃子、鸡蛋布袋、鸡蛋荷包等。关于气布袋的起源,相传与宋朝年间大名府的干旱和一位愤世嫉俗的小贩有关,他将面团制成状如贪官的面人,煎炸后叫卖,以解心头之气,气布袋因此得名。如今,大名气布袋的制作方法包括和面、饧面、擀皮、炸制、灌鸡蛋复炸等步骤,每一步都讲究技巧和比例。大名气布袋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百姓的情感记忆,是许多人早餐的首选,也是大名县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9.羊肉烧麦
大名羊肉烧麦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早在乾隆年间就已声名远扬。羊肉烧麦选用上等羊肉为馅,包裹在晶莹剔透的面皮中蒸制而成,口感韧润,油香四溢,肉馅紧实,汁水丰富,且无膻味。
制作羊肉烧麦时,需将新鲜羊肉剁成肉馅,加入调味料腌制后,包入面皮中蒸制而成。家庭制作时,可用饺子皮代替烧麦皮。大名羊肉烧麦常搭配蘸酱或蒜泥食用。

10.肉饼
邯郸大名肉饼的特点主要包括皮薄如纸、肉厚而松软、外焦里嫩,并且以羊肉、牛肉馅最为独特。这种肉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肉质细嫩,汤汁滑润,通常配以醋和大蒜调味,使得味道更加鲜美。大名肉饼的历史悠久,是回族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肉厚醇香和外焦里嫩的特点深受喜爱。此外,大名肉饼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随个人口味添加二到四个不等的馅料,或者加入鸡蛋,增加了口感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肉饼,大名地区还发展出了羊脂饼、菜饼等变种,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其他特色:黏壮馍、血饼、肉布袋、豆芽血包等等。
土特产:五百居香肠、二毛烧鸡、焦烧饼、香油、芝麻酱、山药粉条、蜜三刀、五得利面粉、五得利挂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