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居上海,白天热得出不去门,心情有些郁闷,傍晚温度一点也没有降低,好在没有火辣辣的太阳暴晒,于是决定出去散散心。
骑着共享单车漫无目的逛了半个小时,在溧阳路发现了郭沫若的故居,为坐北朝南二层楼旧式花园洋房。

郭沫若1946年5月—1947年11月,居住于此。距此约3公里的多伦路201弄89号为另一处故居,面积62平方米。1927年11月—1928年2月,郭沫若居住于此。在此期间,郭沫若补译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记得里面的经典台词是:我心中藏着两个灵魂,一个要和另一个离分:一个耽于粗俗的情欲,执着的感官把人间抱紧;另一个脱出祖传的境界,顽强地想要超脱凡尘…
去年深秋我在北京昌平小住,去恭王府旅游时途经郭老的北京故居,此处前身是清代和珅的王府花园,同治年间成为恭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后代把此地卖给达仁党乐家药铺为宅院。1963年,郭沫若由西四住所迁入,直到1978年6月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最后的15年。

郭沫若故居第一进院内有正房五间,是郭沫若的会客室、工作室、书房和卧室。正房东西附耳房各一间。院内东、西厢房各三间。各建筑之间均有四檩卷棚游廊相连接。第二进院有房十一间,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和卧室。

据说郭沫若的先祖是唐代郭子仪的后裔。他出生在四川乐山,此地也有一处他的故居。这里是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背负绥山,面向沫水,故居名由启功先生题写。

和鲁迅的起点一样,郭沫若最初是去日本学医,后来才在文学的道路上发展,终成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