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当期损益包括哪些

2025-01-13 07:18:50

非当期损益通常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产生的一次性或不经常发生的收入和费用。这些损益项目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资产处置损益,如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2. 政府补助,但不包括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且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标准享有的政府补助;

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涉及非金融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4. 债务重组损益,包括因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5. 投资损益,如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7.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产生的资产损失;

8.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9.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1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1.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12. 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

13. 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14.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15.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16.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收益。

了解非当期损益有助于投资者和分析师更清晰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质量和经营绩效,因为它们可能不反映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非当期损益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以便用户能够做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判断。